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网站 >教务处>内容阅读

王朝才研究员为我院研究生做“国际财政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

来源:教务处 作者:jwc 时间:2021-03-22 10:13:53 打印
字体大小

    20213182020级博士研究生《中外财政制度比较研究》课程第一讲,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朝才研究员为大家做题为“国际财政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国际财政的研究内容、为什么研究国际财政、国际财政相关理论、国际财政的实践以及如何研究国际财政问题等内容展开讲解。我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及教务处部分老师在座听讲。

    首先,王朝才研究员指出:关注国际财政研究,要先明确国际财政与外国财政的区别与联系。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历程,研究财政问题,不仅要学习借鉴西方,更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形成自我主张,建立有效的协调互动机制。

    其次,王朝才研究员提出了“为什么要研究国际财政”这一关键性问题。一方面,对国外经验的借鉴成为了我们在平时学术论文及博士论文写作的“时尚”,有着现实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其主要意义在于:随着世界格局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我国日益加速地融入全球化浪潮,通过学习国际财政,我们要在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中国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准则制定与国际事务协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财政在国家治理中日益凸现的重要作用,我们在引领全球共同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力量的任务也迫在眉睫。

    再次,王朝才研究员以理论为根基,从财政理论和国际间财政关系理论两大方面为大家梳理了与国际财政相关的经典理论。财政理论部分包括国家分配论、宏观调控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国家治理论、大国财政论等。同时,在国际间财政关系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博弈论、比较优势理论、掠夺论、援助论、担当论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相关理论

    接着,王朝才研究员为大家深入讲解了国际财政宏大的实践内容。他认为,国际财政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各国财政实践同一些重要因素之间关系。这些因素主要有国体、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等。从国体因素来看,不同的国体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财政体制模式。从文化历史因素来看,美国的“牛仔”文化与中国的“井田”文化,演变而来的财政公债理论与实践又有所不同。从发展阶段因素来看,瓦格纳法则体现了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对税收制度、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

    最后,王朝才研究员与大家分享了做好国际财政问题研究的经验和方法。他指出,做好国际财政研究的根本在于学会找规律,比如,国家的财政发展规律、国际合作的规律等。同时,大家要特别重视研究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政府债务与通货膨胀”为例,在介绍了两者之间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最新的债务数据,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国家债务高筑的同时通货膨胀较低?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国际财政问题领域的知名专家,王朝才研究员以其深厚的专业研究功底、生动明晰的授课风格,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国际财政学术盛宴,为大家进一步关注并深入研究国际财政问题开拓了视野,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