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网>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内容阅读

白景明研究员为我院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成因分析”专题讲座

来源:专业学位教育中心 作者:lxx 时间:2021-03-15 14:51:03 打印
字体大小

    20213月13日上午,研究生院邀请原财科院副院长白景明研究员为会计、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作题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成因分析”专题讲座,讲座由徐玉德副院长主持,白景明研究员从三个部分分析了我国当下经济状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他在财政领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对宏观的政治思维让同学们受益颇深,令同学们久久回甘。

    第一部分,白景明研究员为同学们普及了宏观中经济态势发展中的三种情况:强波动性增长、平稳增长和高强度直线增长,并指出可以通过主要宏观经济指数值之间的差距来判断经济体的发展状态。聚焦我国当下,经济增长率呈小幅波动趋势,居民消费指数低于经济增长率,生产价格增长率出现负值,失业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工农业大部分品种属于小幅度增长状态,宏观经济指标差距不大,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属于平稳增长。对此白景明研究员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态不能光看价格指标,也要看食物量指标。例如国外经济危机时,主要工业品产量缩减严重至50%,反观我国在经济平稳时期,工业品产量仍在小幅增长。

    第二部分,经济平稳增长的成因。白景明研究员提出目前经济平稳增长是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来判断其保持的时间长度与合理性,并且通过判断成因的性质,通过宏观调整放大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缩小导致经济下行的因素,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白景明研究员简单讲述了两点:

    一方面是经济扩张到一定规模,经济增长率势必下调。我国在2006年经济规模进入全球经济前五位,201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达到40万亿人民币,到2020年我国已经达到101万亿人民币;与此同同时,我国经济增长率也从10%以上降为6%左右。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率反向变动背后深层次的因素最主要的是资源耗费大,我国的能源资源消耗很难继续支持更高程度的经济增长率,但科技的进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经济还能保持不低的增长。

    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转换为经济增长起到了托底的作用,其核心是: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这种结构的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随着我国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数已经达到了1800万,其中上升较多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这代表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也迅速提高,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0%,发展到2020年的54.5%。二是需求的扩张。我国内需扩大基本因素包括:(1)人口基数大决定了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资源耗费的巨大;(2)居民收入增长后,消费倾向的变化。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农村的边际消费高,消费从排浪式的消费需求升级换代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3)城镇化率高和人口老龄化严重也是需求扩张的因素之一。三是宏观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在我国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我国财政政策实行了高强度的扩张性政策,达到了6万多亿的减税降费,累计赤字13万亿,拉动内需,从而提高经济增长。

    第三部分,未来经济态势。白景明研究员提出我国按照新发展理念,预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四大突出问题: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资源环境约束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我国的发展模式仍然是全球能耗较高者之一,耕地约束导致的食物供给问题、国土开发力、环境污染问题等,我国也是处在国际前列的,所以未来如何解决环境能耗和GDP增长之间的平衡问题,是我国面临的第一大问题。二是多项卡脖子技术的发展问题。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现在面临的一些关键技术、适用技术与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存在距离的问题,涉及到技术安全、种子问题等。三是国际经济形势问题。我国新发展理念是开放、全球化,在新冠疫情中也发挥出了我国产出体系的优势,使得我国阶段性的出口大增,但是国际上体现出一定的逆全球化倾向,而且西方对我国的抑制性战略仍没有改变,我国如何实现内循环外循环相互支撑,保证产业链与工业链自主的同时,实现与外循环配合,仍是需要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寻求出路的重要问题。四是收入分配问题,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存在不合理,行业间、体制内体制外等差距未来如何调节,如何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也是难以回避的核心问题。

    白景明研究员抛出的诸多问题也为青年学子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在学习之余,同学们不妨更多的关注时事政治和经济发展,将自身专业发展与大环境结合,由点及面,这样才能更好发挥青年学子们的作用。